虛構的「台灣光復節」
從歷史迷霧走向國家正名
一場跨越八十年的歷史敘事,如何形塑了台灣的國家認同?當「光復」成為政治神話,我們該如何以國際法的視角,重新理解台灣的真實地位,並邁向正名與自決的未來?
佔領者敘事的「光復」神話
1945年10月25日
台北公會堂,日本投降儀式。陳儀代表盟軍受降,這一天被國民黨政權定義為「台灣光復日」,塑造成「重回祖國懷抱」的歷史時刻。
然而,
軍事受降並不等於主權移轉
。日本向盟軍投降,而非向中國投降。
1949年1月12日,蔣介石於南京發給陳誠的手令,提及「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,不過為我國一託管地之性質」。
《開羅宣言》與《波茨坦公告》
性質僅屬政治聲明,並非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條約
《降伏文書》(1945)
僅是停戰協定,未提及台灣歸屬問題
《舊金山和約》(1951)
真正具法律效力:日本放棄台灣,但
未指明交給任何國家
國共兩黨共同運用「光復」話術,把法律空白包裝成「中國早已恢復對台灣主權」,成為「一個中國原則」的精神支柱,影響台灣八十年來的教育與國家認同。
國際法的基本常識
軍事受降 ≠ 主權移轉
受降儀式僅代表軍事行動的結束,不具有領土主權轉移的法律效力。這是國際法的基本原則。
政治宣言 ≠ 法律條約
未經簽署或國會批准的政治聲明,不具法律拘束力,無法作為主權移轉的依據。
代表受降 ≠ 獲得主權
陳儀代表「盟軍」受降,並非代表「中國」接收主權。軍事佔領與主權歸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。
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法律基礎
1
1943:開羅宣言
政治聲明,未簽署,無法律效力
2
1945:波茨坦公告
戰時宣言,重申開羅內容
3
1945.09.02:降伏文書
停戰協定,未處理領土主權
4
1945.10.25:台北受降
盟軍代表受降,非主權移交
5
1951:舊金山和約
日本放棄台灣,未指定繼承國
6
現狀:地位未定
台灣主權歸屬需由人民自決
關鍵事實:
《舊金山和約》第23條明確指出 "America is the principal occupying power",美國是台灣第一監護人,有權責監護台灣人民在戰後行使自決權。
正名與建國的歷史契機
2025年9月29日,日本學者永山英樹發表「虛構的『台灣光復』80週年」指出:破解「光復」謊言,是推動台灣正常化的重要轉折點。
國內層面:重建認同與教育
去除教科書中「台灣光復」的錯誤敘事
讓人民理解台灣並未在1945年成為中國的一部分
深化「台灣不等於中華民國」的公共意識
培養具批判思維的下一代公民
國際層面:揭露虛假史觀
在外交場合持續揭露「光復」神話
於國際媒體與學術論壇發聲
主張台灣地位需由人民自決
強調台灣主權屬於台灣人民
美國立場的轉變與契機
《台灣關係法》框架
美國不斷重申「台灣最終政治地位未定」,AIT與國務院聲明直接否定「台灣屬於中國」的說法。
移民局官方文件
台灣出生者國籍可直接標註
Taiwan
,不寫「台灣,中國」或「台灣,中華民國」。中國(PRC)出生者才用「PRC」標示。
台美互動深化
外交部長林佳龍公開引用《舊金山和約》,標誌台灣政府開始鬆動「光復節」的官方說法,具劃時代意義。
美國移民政策將「台灣」視為獨立國家的做法,反映了國際社會對台灣實質主權的認知正在轉變。
國民黨政權的違法行徑
軍事佔領違反戰爭法
1945年後的軍事接管,違反國際戰爭法中關於佔領的規範
強制變更國籍
1946年1月12日行政命令強行竄改台灣人國籍,違反日內瓦公約
欠缺法律依據
所謂「台灣光復」缺乏任何國際法支持,純屬政治操作
國民黨政權在沒有國際法授權的情況下,透過行政命令單方面改變台灣人民的國籍身份,此舉不僅違反《日內瓦公約》關於保護平民的規定,更暴露出「光復」敘事背後的殖民本質。若台灣人民與國際社會更明確地否定「光復節」,將重創中國「一中」敘事的宣傳基礎。
未來的策略與實踐
廢止「光復節」
停止以「光復」作為國定假日,改以中性且符合歷史事實的表述取代。可考慮以10月25日為「終戰紀念日」,凸顯台灣人民面對殖民轉換與地位未定的歷史處境。
教育改革
將國際法與台灣地位問題納入中學與大學課程,培養具批判思維的下一代。清除「台灣屬於中國」的殖民式教育遺緒,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觀。
國際倡議
積極尋求美國、日本及其他民主國家支持,推動國際文件或公開聲明,將虛構的「台灣光復」除魅化,削弱中國在聯合國系統推行的「一中」敘事。
歷史不該成為
政治操弄的工具
戳破「台灣光復」的神話,不是要否認歷史事件本身,而是要誠實地面對國家定位的未竟之業。台灣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,國際社會也有責任承認歷史真相。
公義
還原歷史真相,正視國際法事實
自由
擺脫殖民敘事,建立主體認同
自決
台灣主權屬於台灣人民
前瞻與呼籲
在全球民主面臨威脅的今日,台灣的自決與行動,不只是自我保存,更是向世界展示自由與人權如何在風雨中堅立。
當我們勇敢拆除歷史的假面,也就更接近成為一個名副其實、獨立自主的國家。
行動呼籲
支持教育改革,傳播正確的歷史知識
參與公民運動,推動正名與制憲
在國際場合發聲,揭露「光復」神話
捍衛民主價值,實踐人民自決權
「歷史應是通往公義與自由的指南,而非政治操弄的工具。」
黃春生牧師|傳送門: https://portaly.cc/chunsheng